首页 资讯 正文

“商城之心”过端午,知识与欢乐撞个满怀

体育正文 96 0

“商城之心”过端午,知识与欢乐撞个满怀

“商城之心”过端午,知识与欢乐撞个满怀

博爱县新华(xīnhuá)小学的(de)学生们在流动科技馆里参观,感受和体验科技的魅力。 程全 摄 100余名(yúmíng)中小学生在省(shěng)科技馆巨幕影院领略科技魅力。 河南日报记者 王铮 摄 河南日报(hénánrìbào)记者 李茜茜 师喆 “终于进馆(jìnguǎn)了!”5月31日一早,新乡(xīnxiāng)市民刘女士带着孩子早早就来到河南省(shěng)科技馆门口。这个端午节假期与儿童节重合,孩子老(lǎo)早就下达了“任务”,想去省科技馆看看。“预约太火爆了,我连着几天定好闹钟,提醒自己第一批去预约,总算抢到了假期的门票。” 没有博物馆内历史悠久的宝贵文物,没有游乐场(yóulèchǎng)里惊险刺激的娱乐设施,为何越来越多(duō)科技馆成为“网红”打卡地?为何越来越多孩子爱上(àishàng)科技馆? 科技馆不仅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,更是承载(chéngzài)一城科技创新的“会客厅”,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(yòng)科技馆“打开”一座城。2024年(nián),全国科技馆年接待人次首次突破1亿(yì)大关(dàguān)。前不久的五一假期,我省35座科技馆接待公众超42万人次,开馆数量和服务公众人数均创历史新高。 持续(chíxù)攀升的数据背后是(shì)公众对科普知识的需求不断增长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普工作,他强调“科技创新(chuàngxīn)(chuàngxīn)、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,要把(bǎ)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”。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如同鸟之双翼、车之双轮,唯有两翼齐飞,才能广播创新的种子,放大创新的力量。 记者深入探访我省各个科技馆,一起寻找科技馆缘何(yuánhé)能(néng)成为人气“顶流”、掀起科普热潮的密码。  大(dà)朋友小朋友都觉得好玩 相较于博物馆,科技馆往往更能吸引孩子(háizi)们的兴趣,科技馆研学游也成为孩子们解锁假期的N种方式之一(zhīyī)。 “跟着我们的脚步一起摇摆!”在(zài)河南省科技馆二楼创享(chuàngxiǎng)空间展厅的动感舞台上,几名学生正在舞台中央手舞足蹈。随着脚步的移动,舞台上灯光的颜色炫酷闪耀,音乐也随之(suízhī)变化。 不远处的(de)探索发现展厅里,一群孩子围在科技辅导员郑毅身边,津津有味地听(tīng)他讲解特斯拉线圈背后的科学原理。 “特斯拉线圈让(ràng)我(wǒ)了解到电弧与空气之间的一些碰撞奥秘。”来自范县板桥实验学校的朱永昶说,在这里掌握了很多科学知识,开阔(kāikuò)了眼界。 科技馆(kējìguǎn)不仅是(shì)孩子(háizi)们(men)眼中好玩又长知识的地方,也是众多家长青睐的“遛娃”好去处。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带孩子去当地的科技馆走(zǒu)一走,已成为很多父母外出旅游的必选项。小红书、抖音等平台上,关于科技馆的“遛娃”攻略比比皆是,许多家长甚至购买科技馆年卡,带孩子去科技馆的频次远超过游乐园。 不仅是(shì)小朋友的最爱,科技馆也是不少“大朋友”喜欢光顾的地方。 据河南省科技馆游客画像(huàxiàng)数据分析,自2023年1月(yuè)开馆试运行以来,18~39岁的(de)(de)青年观众呈逐年增长的趋势,累计达160余万人次(yúwànréncì)。今年3月,来自河南财政金融学院会计学专业的郭妮同学成为省科技馆的第500万名观众。这名19岁的大二学生同时也是5次到访的“资深观众”。 “进到展示区就能(néng)想起在学校学到的(de)知识,重新找回了上学的感觉。”32岁的郑州市民刘先生说,每一次来科技馆都充满了青春回忆。 周末的科技馆(kējìguǎn),最(zuì)常见(chángjiàn)的景象是小朋友正一丝不苟地跟着讲解老师做手工。旁边,30多岁的年轻父母居多,60多岁的爷爷奶奶们散坐在其间。 科技馆掀起了一股覆盖各年龄层和社会群体的科普热潮。在这里,咿呀学语的孩童、充满朝气的青少年、满头(mǎntóu)银发的老者,都能(néng)找到(zhǎodào)并体验自己感兴趣的内容。 新花样(xīnhuāyàng)新体验实现常开常新 1550平方米沉浸空间,100多种(duōzhǒng)沙漠动植物(dòngzhíwù)展示,狐(hú)獴、鬃狮蜥、土拨鼠等多种活体(huótǐ)动物互动,真实还原沙漠场景,深度探寻沙漠生命之谜……近日,河南省科技馆首个沙漠主题展《漠名奇妙》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参观。不少游客惊讶(jīngyà)地发现:“科技馆里竟真的藏了一个沙漠!” 现场,郑州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,之前暑假带(dài)着孩子来过一次,最近听说有个(yǒugè)沙漠临展,就带着孩子再来体验一下。除了能沉浸式体验沙漠,孩子还能在专门的区域玩沙子(shāzi),十分开心。 科技场馆的生命力在于持久的吸引力。像李女士(lǐnǚshì)一样多次走进(zǒujìn)科技馆的游客,正是因为每次来都有不一样的新体验。 为了紧跟科技发展趋势,做到常开常新,科技馆需要不断“上新”,用新花样吸引(xīyǐn)游客(yóukè)常来看看。 开馆不到一年的郑州科技馆常西湖馆区是郑州市区的新晋“网红”。新场馆不仅面积更大,还打造了诸如(zhūrú)“轮子上(shàng)的世界”等特色展厅,同时(tóngshí),还设有(shèyǒu)国内首创的青春期教育和新质生产力主题展厅。全馆展品数量众多,达到600余件(套),90%以上可进行互动体验。 骑上单车就能(néng)发电,在屏幕前计算角度(jiǎodù)和速度就能准确把篮球(lánqiú)投入筐里、沉浸式体验明轮船如何在水里航行……可感知、可触摸、可互动的体验方式激发了孩子们更多探索未知的好奇。 除了黑科技上新,科技馆内的(de)展示课程也在不断更新。正式开馆以来(yǐlái),河南省科技馆展厅开展教育(jiàoyù)活动约4987场、服务约152292人次,比较成熟的教育活动研发有200余项,《神奇的伯努利》《声控小黄人(huángrén)》等课程受到众多学生的喜欢。 在河南省科技馆(kējìguǎn)担任科技辅导员的(de)姜丽佳从事机器人编程教学工作,在此之前,她曾长期在北京一所学校担任科学老师。姜丽佳告诉(gàosù)记者,一个新的展示课程往往需要2~3个科技辅导员为一组研发,并经过多轮的修正审核直至课程成熟,这个过程长达一个多月(yígèduōyuè)。“科技馆能接触更多数量和不同年龄段的孩子。在这里,我见证了孩子们从好奇到(dào)热爱、从模仿到创造(chuàngzào)的成长历程。”她说。 这个端午假期,我省各个科技馆将端午节和“六一(liùyī)”国际儿童节相结合,纷纷推出众多(zhòngduō)节日策划:河南省科技馆推出的“嗨翻六一,‘粽’享(xiǎng)端午”主题系列活动(huódòng),将传统文化与科学探索(tànsuǒ)巧妙结合,非遗糖花、龙舟DIY、帆船竞赛等多个项目吸引了众多家庭参与。郑州科技馆推出的粽子团扇(tuánshàn)、钟韵童心、龙舟竞渡、指尖陀螺、创意小船等多个活动,探索假期新玩法…… 数字化观展、沉浸式体验、多样性活动,轮番上(shàng)新的(de)科技馆正为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科普热潮。  重(zhòng)实践重探究打造社会课堂 “现代制造业离不开科技赋能,要大力加强技术攻关,走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子”“以科技创新为引领,因地制宜发展新质(xīnzhì)生产力”……今年5月(yuè),习近平(xíjìnpíng)总书记来河南考察,讲话中数度提起“科技创新”。 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(hé)培养要从娃娃抓起,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,掌握科学方法,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(kēxuéjiā)潜质的青少年群体。 作为连接科技和教育的(de)重要桥梁纽带,科技馆在科普和科学(kēxué)教育上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在实体观摩、体验互动上具备的先天(xiāntiān)资源优势,让其成为中小学生接触科学、了解科学的“社会课堂”。 在河南省科技馆实地走访中记者见到,虽然周五馆内散客数量较少,但(dàn)馆外(guǎnwài)的大巴车仍排成长龙,一批一批的学生们有序进馆。 这样的场景打破了大家对(duì)科技馆(kējìguǎn)“工作日无人问津(wúrénwènjīn)”的刻板(kèbǎn)印象。据省科技馆宣传联络部主任代晖介绍,周三到周五,省科技馆与全省多所学校开展馆校结合活动,前来研学的团队络绎不绝。目前,已有170余所学校到省科技馆开展研学活动,参与(cānyù)各类教育实践活动的师生总计7万余人。 “科技馆依托于展品开展(kāizhǎn)科学教育,将课本上的知识‘挪’到看得见、摸得着的现实场景中,更易于被(bèi)青少年所接受。”河南省科技馆副馆长侯家选表示,科技馆要在“双减”中做好(zuòhǎo)科学教育加法,更好发挥“第二课堂(dìèrkètáng)”的作用。 近年来,“把科技馆开到馆外去”也成为我省推动优质科普资源不断下沉的重要举措。流动科技馆深入山乡田野,科普大篷车(dàpéngchē)跨越万水千山,成了无数人学科学(kēxué)、爱科学的窗口。据(jù)了解(liǎojiě),自2013年“流动科技馆”启动以来(yǐlái),河南省科技馆已走过全省376个站点,累计服务观众2175万人次。 一座(yīzuò)科技馆(kējìguǎn)的火热,绝不仅是带来人流量那么简单。在城市的文化版图(bǎntú)与教育体系中,科技馆宛如一座熠熠生辉的灯塔,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与深远的影响力。它见证奇迹,感知历史,提供滋养。归根到底,“科技馆热”热的是对(duì)科学的求知,对创新的探索。 未来,在科技与文化、教育的多向奔赴中(zhōng),科技馆仍将大有可为。 全国科技馆的不同(bùtóng)“打开”方式 广东科学中心逐梦星辰、探秘海洋两大新馆开放,两个展馆展览面积共4200平方米,通过108件展项,沉浸(chénjìn)(chénjìn)式带领公众开启星辰与大海的探秘之旅(zhīlǚ)。逐梦星辰馆以“人类对宇宙的探索(tànsuǒ)”为主题线索。其中,“星际(xīngjì)漫游”展项可360度全(dùquán)包围沉浸式感受神奇的浩瀚星空。探秘海洋馆以“探海之旅”为主题。其中,“数字海洋生物”展项打造出一个全数字构建、全场景再现、全感官联动的沉浸式海洋秘境(mìjìng),观众可身临其境欣赏多元生态场景。 辽宁省科技馆致力于打造“有温度(wēndù)的(de)(de)科技馆”,以“特效影院矩阵”为核心,启用科技馆IMAXGT激光(jīguāng)影厅,创新推出“科普公益+院线放映”融合模式。一块638平方米的全国最大激光银幕,不仅填补了(le)东北地区顶级影音体验的空白,还成为“科普+文化”融合的标杆案例。 长安云科技馆总建筑面积约16.12万平方米(wànpíngfāngmǐ),馆内以科技馆、规划馆为(guǎnwèi)核心布局,与自然(zìrán)馆、气象馆、陶瓷(艺)馆、综合配套服务区、西安城市艺术中心形成“五馆(wǔguǎn)一区一中心”一体布局,在“馆中馆”里可沉浸式感受知识与趣味交织的独特魅力。 外观(wàiguān)酷似一艘太空飞船的深圳(shēnzhèn)科技馆(kējìguǎn)近日开放,成为深圳新地标。在这里,可以跟随全息(quánxī)影像感受宇宙大爆炸的壮观场景;搭乘中国空间站遨游太空、跟随“嫦娥六号”登月、观测“祝融号”去火星,近距离接触中国深空探测成果。在这里,也可以用(yòng)肉眼在显微镜下观测平时无法看到的细胞结构;在DNA这座巨大图书馆里遨游,看看里面能够存有多少内容(nèiróng)。(河南日报记者 师喆 整理)  数读我省(wǒshěng)科技馆情况 ●17个地级市建成开放了15座市级科技馆(kējìguǎn)和18座县级科技馆 ●已投用(tóuyòng)科技馆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 ●开放面积步入全国(quánguó)第一方阵 ●河南省科技馆是全国(quánguó)科协系统面积最大的实体科技馆 ●固始科技馆作为县级科技馆,建设面积跻身(jīshēn)全国前列
“商城之心”过端午,知识与欢乐撞个满怀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